北国江城 低碳沃土育新枝

2023-04-20 19:53:05   来源:本网专稿

□中国改革报记者 李韶辉 通讯员 李祖泽

从传统的重化工业基地到新兴产业沃土,从过去典型的“石化经济”到如今的多产业支撑,从原来的工业区、商业区、人居区混杂到如今空间布局不断优化……近几年,通过低碳转型发展,吉林省吉林市正全力建设成为东北和东北亚重要的新型产业基地、旅游度假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作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吉林市制定了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污染物减量化、城乡大地绿化美化的低碳城市建设的“六化”发展目标和任务,积极寻求探索适合吉林市实际的低碳发展转型路径和模式。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7%,单位GDP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构建平台协调发展

有着“雾淞名都”之称的吉林市2014年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大幕已然拉开。据记者了解,今年吉林市城建重点工程拟安排169项,这些工程的施工,将进一步勾勒出吉林市城市各个区域的发展特色,强化“十大功能区”的支撑作用,促进主城与新城、中心城区与远城区协调发展。

坐落在吉林省中部偏东的吉林市,是全国唯一与省同名的城市,四面群山环绕、松花江蜿蜒穿城,形成了“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然而,蜿蜒的松花江呈S形,把吉林市环绕其中,分割成北中南三部分。江水阻隔,城市发展局限在中部,工业、商业、文化、民居搅混在一起,环境污染严重,空间局促,发展的拳脚难以施展。对此,“十二五”以来,吉林市启动实施了中心城市十大功能区发展战略,大力调整优化空间布局,绘制出了“北工、中商、南居”的城市发展蓝图。

据了解,十大功能区是吉林市实施低碳转型发展的主要平台,规划总面积超过600平方公里,产业方向各有侧重,功能定位不尽相同。其中,中新食品区是吉林市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建设的低碳农业示范区;金珠工业区、化工园区、经开区是实施传统产业升级和低碳化改造示范区;高新南区、高新北区是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哈达湾老工业区是实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退二进三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北大湖体育旅游开发区和松花湖风景旅游开发区是低碳生态旅游示范区;南部新城是建设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宜居示范区。

目前,十大功能区经济总量约占吉林市区的35%。到2015年,十大功能区将集聚市区经济总量的80%以上。

“碳谷”引领产业升级

在方圆103平方公里的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布着4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涵盖了精细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这块广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土,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独树一帜。其中,聚酰亚胺半互穿网络制造等7项技术世界领先;粘胶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等11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吉林经开区,被称为“中国碳谷”。作为唯一的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吉林市已经形成了从原丝到碳化、再到民用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是我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吉林市力争到2015年实现碳纤维原丝3万吨、碳纤维1.2万吨、碳纤维制品5万吨的生产能力,推动碳纤维产业集群式发展。

“作为典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推进产业低碳化转型,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做好产业低碳化的减法。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做好产业低碳化的加法。”吉林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表示。

据介绍,吉林市深入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三动”战略,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以来,吉林市财政分别设立了1亿元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和1亿元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积极扶持和引导相关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10年的10.8:49.8:39.4达到2013年的8.8:49.8:41.4;工业结构中,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比重变为28.7:71.3。在国家最新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吉林市有239种产品在列,特别是新材料产业,该市有100种产品在列,占目录的36%。

节能低碳“清透”江城

老哈达湾正甩去股股粉尘,老化工区将熄灭熊熊火炬……到去年年底,吉林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3年累计下降20.47%,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由此创下诸多清新景象。全市今年拟再上30多个节能降耗项目,力保魅力江城有更多蓝天清透的日子。

吉林市是老工业基地城市,重化工业是支柱。虽然不断调优结构,但目前该市工业的能耗仍占全市能耗总量的75%,而这之中,吉林石化等18户企业又占了80%。为让“粗黑笨重”的老工业转向“清洁”,吉林市使出了杀手锏:淘汰落后产能、拉长循环工业链条、大搞项目降耗……多措并举,招招见效。

同时,吉林市抓住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契机,组织实施了“暖房子”节能改造工程、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等低碳示范工程,不仅节约了能源、资源,而且显著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两年来,该市已累计实施“暖房子”工程改造1800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3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万吨;更新采购了462台液化天然气公交汽车,全市天然气公交车比重达到60%以上,压缩天然气出租汽车比例达到42%,实施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和公交车辆能源监测管理系统的建设,大幅提升了城市公交车辆的实载率和里程利用率。

作为东北重要的水电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基地,吉林市还积极加快推进水电、生物质能源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如今,吉林市松花江段重现水清、鱼肥、鸟翔的情景。“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提升了,使得松花江的水变清了,吉林的天变蓝了,野生鸟类也多了。”“江城护鸟人”任建国的一席话,道出了吉林市人的生态共识。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